动态详情

伊斯坦布尔运河4月27日开凿

来源: 锦程国际物流集团 发布时间:2011-05-30

   据土耳其安卡拉当地媒体报道,土耳其总理雷杰普·塔伊普·埃尔多安4月27日在伊斯坦布尔宣布将开凿一条连接黑海与马尔马拉海的运河,届时船舶可以从黑海直通爱琴海和地中海。该运河取名为伊斯坦布尔运河,全长28~31英里(约40~45公里),深25米,宽150米,以缓解目前博斯普鲁斯海峡航运船舶拥堵日趋严重、风险不断扩大的困境。

 
  雷杰普·塔伊普·埃尔多安指出伊斯坦布尔运河工程量不亚于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是土耳其本世纪最浩大的工程之一,也是21世纪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工程项目之一。正式决定将于6月12日土耳其全国大选前做出。
 
  位于土耳其境内的博斯普鲁斯海峡,是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格鲁吉亚等黑海沿岸国家和其相邻国家可以借道黑海口岸的唯一出海通道。博斯普鲁斯海峡长约31公里,最浅处为27米,最大宽度1500米,最狭处仅698米。如此狭窄的航道,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水路,大小船舶每年运送超过1.39亿吨石油、400万吨液化天然气和300万吨化学品,以及超过5000万吨的各类物资,还有众多集装箱船、杂货船、滚装船、轮渡和客运旅游船等途径此处。
 
  据资料显示,博斯普鲁斯海峡每日通过的船舶数量是苏伊士运河的3倍,其中来自俄罗斯、乌克兰、阿塞拜疆油田的巨型油轮昼夜不停在海峡中穿梭。每年穿越博斯普鲁斯海峡的货轮超过51000艘,其中超过2000多艘是远洋油轮,还不包括未登记、未上报的2000吨级以下的船舶。从环保和社会安全角度而言,1艘油轮犹如一颗定时炸弹,对博斯普鲁斯海峡两岸超过200万的居民造成严重威胁。
 
  事实也是如此,20世纪60年代以来,博斯普鲁斯海峡成了灾难频发之地。在过去50年中,这里发生的较大的航运事故就有150多起,其中包括1960年12月,希腊“世界和声”号油轮与前南斯拉夫一艘油轮在博斯普鲁斯海峡航道内相撞,引起海峡岸边一座油库的燃烧爆炸;1988年,巴拿马“蓝星”号轮在博斯普鲁斯海峡航道内泄漏大量氨水,造成大面积海水污染;1989年,伊拉克一艘油轮在博斯普鲁斯海峡触礁,致使大量原油外泄;1991年,菲律宾“麦当娜”号轮在博斯普鲁斯海峡翻沉, 2万只淹死的黎巴嫩绵羊给当地造成严重的污染;1994年3月13日,两艘不同国籍的油轮在海峡相撞沉没,大火足足燃烧了5昼夜,两艘船上的船员全部罹难。最为严重的是1979年11月5日,经过博斯普鲁斯海峡的“独立”号油轮发生爆炸,造成油轮上9.5万吨原油全部泄入海水中,整个海峡内火光冲天,大火足足烧了2个月才得到控制,44名船员中仅10人生还,伊斯坦布尔有3万间房屋被烧毁。这次事故给博斯普鲁斯海峡的生态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以致于在若干年之后,人们仍然可以发现那次事故留下的痕迹。
 
  目前人口超过1200万的伊斯坦布尔市是土耳其最大的工业、运输、贸易和文化中心,是联结欧亚大陆的枢纽,公路和铁路四通八达,耶希尔科伊机场是土耳其最大的国际机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机场之一。伊斯坦布尔城市人口集中、建筑密度大,凡是生活在伊斯坦布尔海峡边的居民,非常担心何时会被船舶撞死或者撞伤在自己的床上或者饭店餐桌旁边(笔者上世纪70、80年代到过伊斯坦布尔和博斯普鲁斯海峡,身临其境感受了一些事故,可以说附近居民的担忧毫不夸张)。
 
  博斯普鲁斯海峡发生的船舶事故约54.6%为碰撞事故,27.6%为搁浅事故,7.9%为火灾、爆炸事故,4.6%是其他类型事故。但是所有船舶事故中大约84%是人为原因造成的。发生事故的船舶中92.8%没有领航员,不少货轮为了节约通行费,往往想方设法逃避海事监督,不申请领航员。
 
  为了让伊斯坦布尔市民和社会民众不再受到日夜不息穿梭于博斯普鲁斯海峡的船舶的严重威胁,土耳其政府认为有必要另外开挖伊斯坦布尔运河,缓解博斯普鲁斯海峡航道的压力。
 
 
 
 
 
关键字:油轮 船舶 

24小时全球服务电话:400-900-4000